手机版
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1 1 1

吉林鹿乡村:接通人才“活水” 赋能乡村振兴

  鹿乡村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全村1050户3320人,党员61名。鹿乡村通过对内育才、按需引才、产业留才,发展梅花鹿养殖业,全村养鹿户456户,鹿存栏1.8万只,被誉为“中国梅花鹿第一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吉林省青储饲料特色村。

  对内育才,激发自身活力

  创业初期,鹿乡村缺乏创业氛围和人才带动,为改变现状,鹿乡村党组织从本村入手,积极培养本地人才,下好乡村人才振兴“先手棋”。

  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将5名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人才吸纳到村“两委”成员中,并经常性地开展观摩比武、外出学习、经验交流等活动,在互学互促互评中发挥村干部的作用,成功带动了本村及周边的50余户村民通过养鹿增收致富。鼓励外来和返乡人员回村干事创业,有针对性地给予技术支持和指导,重点培养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类别的致富带头人。目前全村从中优选后备力量7人,在参与村级工作的过程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生力量。积极整合人才资源,利用各类人才培训基地等,聚焦电子商务、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聘请农业专家、产业指导员、养殖能手等专业人士来村,对村民因需分类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23年已举办梅花鹿养殖、电商直播等专业技能培训7次,参训人员200余人次;利用长春市“兴农大讲堂”和村级微信群开展线上培训,日常推送鹿产业发展的相关视频和学习链接,拓宽群众学习途径,真正实现从“会养鹿”到“慧养鹿”的转变,打造了一支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队伍。

  目前,鹿乡村共流转土地1068亩,创办了以养鹿为主的长春市万鹿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出资总额达1.66亿元,养殖梅花鹿7600余头,成员139户,合作社产品在电商平台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

  按需引才,注入前瞻思维

  鹿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持,最初的鹿乡村,养殖户单打独斗,对新思想和新技术的接受度不高,对变革抱有疑虑。

  为推进鹿产业发展,鹿乡村党组织对本村及周边村的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以及本村外出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按照行业、技能等分类建档,纳入本村实用人才信息储备库,实行动态管理。通过积极开展“三会一课”、节日关怀慰问等,加强与本土人才的联系。建立返乡大学生培养“联帮带”制度,发挥村党组织优势,鼓励返乡大学生寒暑假期间兼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建立学子交流群,定期召开交流座谈会,加强交流联系。通过整治村屯环境、培养后备干部等多种方式,大力吸引外出人才返乡创业,返乡创业人才在带回先进梅花鹿养殖技术的同时,还为全村注入了丰富的市场营销策略和管理经验。

鹿乡村集体鹿场

鹿乡村集体鹿场

  同时,鹿乡村依托长春世鹿鹿业集团、吉林省长生鹿业有限公司等,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培育科技示范典型,带动更多人才尽其所能投身家乡建设,通过外引人才为村庄注入了前瞻思维和创新理念。

  产业留才,营造良好氛围

  双阳区作为“中国梅花鹿之乡”,有着300多年人工驯养梅花鹿的历史,鹿乡村更有着丰富的梅花鹿养殖人才资源。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梅花鹿产业人才流失成了鹿乡村面临的最大问题。为破解这一问题,鹿乡村积极打通人才提升渠道、拓展鹿产业链,以独具特色的产业优势和良好的创业环境成功留住了人才。

  一方面,鹿乡村与梅花鹿产业研究机构合作,建立了鹿养殖示范区,邀请专家义务为养殖大户、青年人才提供技术指导、产品营销、市场开拓等一站式服务,在推动生产经营上规模、上档次的同时,也让更多的鹿产业技能人才拥有了稳定的学习提升渠道,为人才成长提供了丰腴沃土。

  另一方面,鹿乡村借助全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良好契机,深挖鹿文化内涵,联合周边村探索发展以“赏鹿、戏鹿、游鹿”为主题的乡村主题游,大力发展鹿旅游产业,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游玩,也让更多的青年人才看到了鹿产业发展前景,甘心扎根鹿乡干事创业、服务奉献,有效激发了人才活力。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