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村位于江苏省宜兴市西渚镇,现有27个自然村,村民2945人,党员126名。村里围绕讲好白塔故事,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打造文化演绎园,带活“夜经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
立足本村,在守正中找到突破点
“过去,白塔村是个经济薄弱村。电话一响,不是要钱,就是要粮。”全国人大代表、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回忆说,“穷则思变。我们挖掘本村历史文化资源,向上争取经费,紧抠细算,建设了党建展示馆、村史馆,吸引游客参观,打开了白塔村乡村旅游的突破口,我们也借势发展其他农业产业,丰富旅游业态,白塔村的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
可是,突如其来的3年疫情,给白塔村带来巨大冲击。是守着现状还是另寻出路?欧阳华选择了后者。“只要疫情防控政策允许,我就全国到处‘转悠’,实地考察旅游项目。”欧阳华掰着手指细数,3年来他去过广州、浙江、上海等地,考察过灯光秀、影视拍摄基地、高端民宿……有些项目同质化严重,有些项目缺少引爆点,欧阳华始终不满意。
202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欧阳华来到山西省晋城市的司徒小镇,现场观看了打铁花表演。“实在是太震撼太激动了,表演形式宏大绚丽,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整条路都停满了车。当时,我心里就只有一个声音‘找到了’!”让欧阳华还很兴奋的是:“当时,这个项目在长三角具有唯一性。成为唯一,我们就有勇气和干劲争做第一。”
融合创新,用市场思维运营项目
好项目如何运营好?“一要有好内容,二要有市场思维。”欧阳华一语道出关键。和山西省司徒小镇达成合作意向后,白塔村提供土地,引进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司徒小镇则提供技术指导,四方合作就此形成。经过6个月的日夜赶工,一个占地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人观看的大型演出剧场完成施工建设。
白塔村风貌
内容好才能吸引人,如何将打铁花这项豫晋民间表演艺术融入江苏元素?白塔村和司徒小镇联手打磨剧本。为了保证剧情更符合江苏老百姓的口味,创作团队查阅了大量的史料,数易其稿。最终定稿的《千年铁魂·江苏情》,在内容上主要分为江苏风土人情、宜兴茶文化、陶文化三大部分。时长1小时,共有120名演员参与演出。
趁热“打铁”,带活夜经济
《千年铁魂·江苏情》正式开演后,火速走红,节假日场场爆满。“项目估算每年将新增50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村民通过参与演出务工,既增加了劳务收入,还可以获得收益部分10%左右的红利分成。”欧阳华表示,这不仅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强村富民,也形成了“夜游白塔”新模式,促进了夜经济的发展、夜生活的繁荣。
“点亮乡村夜经济,有利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欧阳华提交了一份《繁荣发展乡村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让夜间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如今,这一建议首先在白塔村得以落地。
“打铁花”落户后,白塔村还增加了灯光森林秀、魔术马戏团,打造了网红开花路灯一条街,开辟了特色美食小吃经营点,让游客有的吃有的玩,丰富乡村夜经济业态。不止于此,村里还推出了套票销售模式,比如在农家乐或者民宿消费达到一定金额,就可以免费赠送打铁花观赏门票。通过这种组合拳,民宿和农家乐的生意也火爆起来。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