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来村地处辽宁省西丰县天德镇东北部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山多地少,曾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近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付宝库的带领下,全村572户农民大力发展果树产业,彻底摆脱了负债累累的窘迫局面,老百姓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村里数千亩荒山坡变成了声名鹊起的“花果山”。2021年,天来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回村任职给乡亲们带来希望
2010年3月,在天来村村民的强烈要求下,镇党委书记和原村党支部书记多次登门动员,希望远在四平市承包水库养鱼的付宝库能回村带领大家致富。当时,付宝库承包水库,年收入200多万元,一下子完全放弃,真有些舍不得。作为一名党员,面对乡亲们的盛情,付宝库无法拒绝。最终,他不顾家人劝阻,回到了天来村。
回村的第一件事,付宝库就和村“两委”班子研究产业发展方向。可就在当天,他就被债主堵在了村部。看着束手无策的村干部,付宝库当即自掏腰包8万元,稳住了局面。面对60多万元的外债,村干部有些无所适从,付宝库就给大家鼓劲说:“不要紧,从今往后,大家一起努力,总能改变现状!”
带头实干给乡亲们蹚出新路
要让大伙干,不如干给大伙看。天来村有种果树的传统,所产水果甜脆可口,品质上乘。为守住果树这个“金饭碗”,他带领村干部和部分党员代表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种植技术,带头栽植果树。在这期间,果园就是他的家,嫁接、疏果、施肥,他都亲自动手。村民时常看见他一人在果园内发呆、自言自语,都说付书记是不是种果树着魔了。正是凭借这种劲头,3年后,果树取得了较好收成,村民逐渐打消了观望心理,纷纷跟着栽起了果树。
可在当时,玉米价格不错,水果却销路不畅,许多村民又想砍了果树种玉米。付宝库则上门劝大家不要砍果树,说如果种果树收入赶不上种玉米,差多少,他给补。在付宝库的努力下,保住了27公顷果树。2017年,有位村民家的水果卖了30多万元。见到实惠后,大家都理解了,书记是真心对大家好!有的村民说:“这一亩果园能顶6亩玉米,咱天来村选了一个好书记啊!”
付宝库(前排)向果农传授果树种植技术
为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付宝库还带头将全村果园进行整合,探索“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免费为村民提供果苗、资金、技术、销售一条龙服务。同时,引进先进栽植技术,逐步将传统的“123苹果”更新为优质的“鸡心果”“龙丰”等新品种。如今的天来村,家家户户都在栽植果树,水果年产量达2000万斤以上,年产值45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30余万元,百姓每户年均收入都在8万元以上,天来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果山”。
清廉无私为乡亲们诚心服务
天来村流行一句话,“要想富,栽果树;有啥事,找老付。”用村民的话说就是:“付书记的电话就是热线电话,有事找他准没错!”
村里70多岁的户传英老两口无儿无女,付宝库自掏腰包给他们家换了防盗门;行动不便的村民,住房手续变更有困难,他就和党员跑县里有关部门帮助办理……在付宝库看来,村里无小事,群众的事就是自家的事。
10多年来,付宝库上了数不清的项目,经手的钱物少说也有几千万元,但他没算差过一笔账、没占过村里一分钱。2018年,正值村内建设樱桃大棚,短短4个多月的时间里,在付宝库手里流转的资金就达到了400多万元,但付宝库没往腰包里装过一分钱,甚至还自掏腰包雇村里懂工程项目的村民去现场监工,就为了保障工程质量。不少亲戚朋友听说村里正在搞工程,纷纷跑到付宝库家中,希望能借此沾些“实惠”,都被付宝库一口回绝,有的甚至都翻了脸。但付宝库从来没有后悔过,他说:“共产党的事,老百姓的事,没有便宜可占,没有商量的余地!”
如今,村里的百姓富了、村集体经济强了,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老付那颗坚持原则、一心为民的心。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