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1 1 1

【摘登】如何把握“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建议》总结新时代以来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六个坚持”的重大原则。准确领会和把握这些重大原则,对于确保“十五五”规划顺利实施并取得成功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关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健全和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第二,关于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党中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十五五”时期,必须牢牢把握共同富裕本质要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既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又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在满足民生需求中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得益彰,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第三,关于坚持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根本要求。《建议》与“十四五”规划一脉相承,继续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要求我们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要求谋划和推动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新动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国内循环的稳定性对冲国际循环的波动性;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做优增量、盘活存量,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四,关于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新时代以来特别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更好践行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厚植发展优势。“十五五”时期,破解高质量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的“解题之钥”在深化改革,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治本之方”也在深化改革,必须把“十五五”规划实施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落实统筹起来,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深层次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着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社会活力。

  第五,关于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直接干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推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形成,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不断激发。同时,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仍面临许多现实挑战。“十五五”时期,必须更好发挥“两只手”作用,一方面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另一方面着力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水平,建设法治经济、信用经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好”的经济秩序。

  第六,关于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确保社会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的根本途径。未来5年,我国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统筹发展和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必须把统筹发展和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在发展中固安全,在安全中谋发展,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重点领域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提高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治理水平,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强化底线思维,通盘考虑内外部因素,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突出保障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经济健康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安全;增强经济和社会韧性,不断提高应对外部干扰、抵御风险冲击的能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选自《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

为帮助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群众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一书。本书全文收录了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和有关领导同志的重要文章等,着重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108个问题进行了解答和阐释,是学习和理解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权威辅导读物。

  为帮助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群众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一书。本书全文收录了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和有关领导同志的重要文章等,着重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108个问题进行了解答和阐释,是学习和理解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权威辅导读物。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